
喝了這杯“咖啡”,你就能控制體重、防治感冒、提升IQ、走向人生巔峰?好吧,或許這都不是真的,它只是真的有點兒好喝。
“防彈咖啡”也好,“草藥咖啡”也罷,傍咖啡之名卻無咖啡之實的它們,能走的足夠遠么?

或許是春節(jié)飲食的油膩感太重,近來關于咖啡的消息中,“防彈咖啡”又火了起來。
配方是公開的,簡單粗暴——兩大湯匙椰子油、一茶匙奶油,一茶匙香草精,放進現煮的黑咖啡里,稍微攪拌,OK。
這種成分比重與傳統咖啡差異較大的產品,難免讓一些經典咖啡控有質疑——這玩意兒能叫咖啡?

創(chuàng)始人Dave Asprey看來并不在意這一點,他甚至可能沒時間加入這場討論中。對于這個擁有沃頓商學院MBA學位的技術牛人來說,賣的好就夠了。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的中國,1874年成立的中藥老店也掛牌賣起了咖啡——Herbs-Espresso剛開業(yè)就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該店供應四大功效系列咖啡:清熱排毒、美顏輕體、安神怡胃、草本清源,均是將不同草藥通過咖啡機萃取,搭配新鮮的水果、鮮奶,淡香之外還有草藥的氣味兒,據說味道還行。
只是這與咖啡并不搭界,更應該叫“草藥制劑”。
就是這樣一系列“無咖啡之實”的產品,卻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媒體爭相報道、吃貨紛紛探店、親測文一時鋪天蓋地。

咖啡只是他們開門的“引爆點”
喜好高熱量食物,卻要面對不健康飲食習慣帶來的肥胖及“富貴病”,強調美味與減肥功效的“防彈咖啡”,瞄準了西方咖啡市場的痛點,正是這區(qū)別于經典咖啡的定位,助力其迅速打開銷路。
咖門認為,咖啡只是他打開大門的“引爆點”,品類相互協同所產生的平臺效應,得以令其享受規(guī)模帶來的長尾市場。
同樣,所謂的中藥版咖啡,則是將東方瑰寶進行西式加工包裝,本身即是一個話題點;同時,借“咖啡”的時尚之名,與養(yǎng)生功效跨界混搭,吸引的將不僅僅是年輕消費群體。
當然,市場的持續(xù)接受力如何,還待時間的考驗??чT認為,這是一家百年老店的有益實驗。

其實,以飽含脂肪的方式促進體重減輕,未必經得起推敲;
一杯富含中草藥的飲品所能帶來的健康效用似乎也有限。
這兩個案例卻有一個共同點——其產品拋開了所謂“經典”與“醇正”的說頭,并由此獲益。
在宣傳上,產品本身的特點及話題性成為一個絕佳的營銷方式。

拋開“經典”與“醇正”它們能走的足夠遠嗎?
在硅谷快節(jié)奏的科技行業(yè)中,“防彈咖啡”足夠省心又有助于提高效率的賣點,很難不受歡迎。
“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足夠的談資,讓Dave Asprey可以在內容營銷上大顯身手,其健康類的同名播客據說有2000萬次下載量。
盡管內容普遍是“如何活出美好人生”的心靈雞湯,即使大家都明白其最終目的是銷售相關健康產品,但壓力過大的都市人不正吃這一套么?

▲Dave Asprey聲稱,飲用這種咖啡并搭,讓他的智商至少提升了20分。
Herbs-Espresso的選擇也值得關注,相關媒體報道中,這家沒有一顆咖啡豆的咖啡店,海報上隨處可見“叫板”星巴克的豪言壯語,定價也趨近——中杯33元,大杯36元。
不僅讓關注養(yǎng)生、喜好嘗鮮的消費群體有所期待,更可能吸引基數龐大的“星爸爸”簇擁前來一試,助其更順利地度過市場培育期。
這恰恰源于產品本身足夠強的吸引力。
話說回來,目前國內咖啡市場經營痛點無數,有一個是看似粗淺卻繞不過的問題——
那杯力求經典而泛著苦澀的褐色湯汁,其味道真的受國內消費者歡迎么?
如果你想開一家咖啡店,既沒有硅谷的高科技力量背書,也少了百年老店的傳承底蘊。
至少,你可以調出一款“類咖啡”產品,在口味上碾壓一切,不是么?
作者:湯迪 |編輯:朱萬龍 丨統籌:咖sir本文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需轉載加微信:Lu4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