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上海發(fā)布疫情通告,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其中3人為同一奶茶店員工,年齡在17至22歲之間。
上海衛(wèi)健委發(fā)布消息,所有密接人員已實施隔離,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01百度搜索“全球最小風險區(qū)”消息已達6000萬條
隨后,確診病例的工作地靜安區(qū)靜安寺街道愚園路228號被列為中風險地區(qū),而據央視新聞報道,新增的中風險地區(qū)實際上是一家奶茶店,面積僅20余平方米。
有網友驚呼:“這是全球最小‘風險區(qū)’。”流調顯示,這5名人員屬同一傳播鏈,都在隔離管控期間例行檢測發(fā)現。
上海衛(wèi)健委在發(fā)布會上表示,排查的密接者全部為陰性,共計2830人,均已隔離管控。目前被列為中風險地區(qū)的這家奶茶店已實行封閉管理。這些信息表明,上海的5名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其風險大致可控。
從官方發(fā)布的信息來看,上海這輪疫情在初始期就得到非常及時有效的管控。但這間奶茶店還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至14日16時許,通過百度搜索“全球最小風險區(qū)”出現相關信息已有6000萬條,可見大家對發(fā)生在一間20平米的奶茶店里的疫情依然充滿關注。

有網友在點評軟件給這家奶茶店留言:一間奶茶店暫停營業(yè)一小步,疫情精準防控一大步。上海人民會記住這間溫暖小店為疫情防控做出的突出貢獻,解封后接頭暗號大家記住了:安心喝茶。言語間對涉事的這間奶茶店滿足溫度。
打開微博評論區(qū),也基本看不到有對奶茶店的指責和抱怨,更多的是表示理解,相互鼓勵,有網友甚至表示解封后,一定要去奶茶店打卡。搞得奶茶店總部發(fā)文,一邊道歉一邊對自己一夜間成為輿論焦點感到巨大壓力。

02疫情下的奶茶店們
2022新年之際,國內多地遭遇疫情突襲,上海、深圳、陜西、天津、河南、浙江等多省市均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報告。新增病例數在元旦前后上漲迅猛,單日新增病例一度增至200多例。
那些身處疫情旋渦之中的茶飲從業(yè)者,又是怎樣頑強地堅守著?
從12月21日開始,西安因疫情開始實施管控,當地茶飲品牌“茶話弄”的80多家門店僅有一家位于大唐不夜城內的門店開門,但也僅維持形式上的營業(yè)狀態(tài),日流水可以忽略不計。該品牌從疫情開始到目前經營流水已經歸零。
另一品牌茶吉合也比較不幸,其在西安、鄭州均有門店,這次兩地門店無一幸免全部關門。
河南茶飲品牌哈派斯在去年夏天因罕見大雨造成門店停業(yè)一個多月,這次疫情不但鄭州門店關門,在安陽的門店也因為疫情全部關門。其負責人胡先生自嘲:繼續(xù)發(fā)揚720水災時積極樂觀精神,趟平等待好消息。
數據顯示,2021年已經有超過100萬家餐飲企業(yè)關門。在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面前,不同規(guī)模的餐飲企業(yè)均受到了租金、營收、人力成本等多方壓力。
在相關機構的一項調查中,即使在大型商場內,能夠盈利門店也不超過20%。受疫情影響,人們消費水平下降,外出消費的頻次明顯減少,客流量下滑也成為茶飲企業(yè)面臨的難題。
疫情大背景下,許多餐飲企業(yè)只能開啟“自救”模式。從海底撈到茶顏悅色的關店策略就不難看出,餐飲企業(yè)將從逆勢擴張轉為穩(wěn)健發(fā)展,有門店開始了零售模式,強化外賣,推廣自提,采用技術手段,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03解封后,顧客會不會把我忘記了?
疫情之下,出現中高風險疫情的地區(qū),政府幾乎都會對相關區(qū)域進行管控,包括餐飲、商場等行業(yè)均會受到較大影響。然而相比關門歇業(yè),部分奶茶店主更擔心的竟是“顧客會不會把我忘了”。

遭遇疫情的茶飲店一般會要求關閉堂食甚至員工無法到店上班。隨著疫情在國內反復復發(fā)消除,政府和社會已經摸索出一整套應對疫情的辦法。
不過對于商家來說,事到臨頭時每一天都需要艱難地熬過去。去年疫情過后,北京茶太良品還專門調整了營銷模式,解決線上社群活躍度下降的問題。
該品牌負責人稱,即使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擔心的還不是生意差到沒法活下去,而是品牌花幾年時間培養(yǎng)起來的線上社群完全沒了聊天記錄,沒人聊茶太良品了,也沒人曬他們的奶茶了。
“為什么我們的品牌粘性這么低,為什么粉絲這么快就忘了我們?”這才是最讓品牌擔心的狀況,被顧客遺忘,即使城市解封,品牌也未必能恢復原樣。
之后,茶太良品投入大筆資金和精力調整產品結構,重塑品牌文化,甚至不惜關掉一批門店。
疫情發(fā)生時,企業(yè)社群的話題遷移是一個普遍現象, 如果品牌文化建設能力不強,產品在后期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跟不上,確實有可能讓品牌從顧客的消費清單中代謝掉。這比門店因疫情臨時關門的“殺傷力”只多不少。
04員工不回來怎么辦?
近期,在快報讀者群中,有一些在疫區(qū)的奶茶店店主會向同行請教一些在疫情期間的經營管理問題,其中就包括員工一去不回的問題,就相當有熱度。
如西安一店主問:西安預計會在25號左右解禁,但他給居家隔離的員工打電話安排復工事宜,發(fā)現個別員工對復工有抵觸,還在群里、同事間散播負能量,已經影響了一部分員工的狀態(tài)。
這個店主非常著急,于是向群內同行請教如何盡快解決問題,安排團隊。類似問題不是個案,如:我們有些員工想請假,能讓他請假嗎;請假期間如何計算員工的工資等等。
疫情反復,每一次疫情發(fā)生對親歷者都是巨大考驗,包括茶飲在內的服務從業(yè)者普遍有過這類擔憂。
一些熱心的“過來人”也會積極支招,幫助分析員工心態(tài),如復工后員工擔心自己的安危,心理壓力大,沒有調整好工作狀態(tài),不愿返崗。
可以嘗試遠程辦公,如果內部信息化技術可以有保證的話,就安排員工彈性辦公,在保證公司整體工作安排的情況下,讓他可以兼顧自己的實際客觀情況。有能力的企業(yè),還可以給予遠程的心理疏導,幫助他慢慢的度過難關。
05奶茶店抗疫別一個人扛

去年5月,廣州疫情期間,當地茶飲圈曾搞過一些不錯的經驗辦法。
疫情高峰期,廣州整個的餐飲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民強茶鋪在疫情開始的兩周,堂食的營業(yè)額環(huán)比下滑了60%左右,還有部分門店按要求關停一段時間。熙茶在商業(yè)街的商鋪近期營業(yè)額下降40%,其三四線市場門店則下降30%。
當地部分品牌開始自發(fā)聯合起來組織自救,結合2020年的經驗迅速調整了經營策略,通過針對社群和會員營銷、團單推廣等一系列手段把流量引導到社群、小程序及外賣平臺。
防范方面,企業(yè)通過協會布置相應工作,如全員疫苗、定期核酸檢測、日清消毒、安心外賣、防疫日報等,同時引導各品牌安排督導開展線上巡店,保證所有門店完整地落實措施。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幫助部分單店或小規(guī)模品牌缺少經驗、能力出現防范問題。
2021年,國內多地的餐飲協會或行業(yè)組織也相應開展聯合外賣平臺、外賣城配服務商,開通私域外賣等線上功能。
廣東餐飲協會還聯合當地外賣平臺、新零售軟件服務商成立“外賣賦能工作專委會”,調動了各界資源能力為餐飲企業(yè)提供免費、優(yōu)惠扶持方案和技術支持,并號召物業(yè)為餐飲企業(yè)減免租金等,幫助餐飲企業(yè)共克時艱。
廣州市還牽頭開通了結合社群營銷+小程序進行線上消費的程序,這個系統(tǒng)可以根據客群體量來規(guī)劃小程序內預約和秒殺、拼團等活動,使消費場景更加豐富多樣,提升轉化率。
辦法到位,茶飲門店執(zhí)行到位,效果是肉眼可見的,部分門店營業(yè)額基本保持在疫情之前的80%左右。
店主哪怕是在社交APP上找同行聊聊天,至少也能舒緩心理壓力。在快報讀者群里,只要遇上疫情,總有好心人提供 “暖心聊天”,大家相互提供經驗辦法,切磋交流開店和產品創(chuàng)新經驗,相互打氣,如哪里的檸檬好,在哪里可以買到某個爆款的物料,怎么解決某爆款的拼配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