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沖咖啡的注水問題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但是也有很多剛剛?cè)腴T關(guān)注前街的朋友們,“我怎么沖不好喝?”“手沖咖啡好難噢!”手沖咖啡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小的圈子,為了照顧新朋友,老生常談的內(nèi)容是少不了的。

對于剛學習沖咖啡的朋友,前街是認為,理解并使用正確的沖泡參數(shù),比注水手法更重要。(所以參數(shù)前街也經(jīng)常提及)前街認為,沖出好喝的咖啡,參數(shù)千千萬萬,但對于新手來說,一個兼容性高的參數(shù)才是最適合的,所以大家可能會看到前街推薦大多數(shù)咖啡豆的沖煮參數(shù)都幾乎一致(個別例外),這并不是前街偷懶、忽悠,而是兼容性高,簡單的方法才適合廣泛普及。(前街也做了一個沖煮手法分享的系列)
扯遠了,進入正題首先我們看到絕大多數(shù)的咖啡館沖煮咖啡,都是繞圈注水的。那么對應的也有一些是采取中心注水的。那前街演示一下中心注水與繞圈攪拌,觀察一下粉層有什么變化。中心注水(上)(下)繞圈注水可以看出,中心繞圈的話極其容易出現(xiàn)擾流,水柱稍稍形成角度,水在咖啡內(nèi)的動向就不受控制了,像視頻中的那樣,水柱沖擊到咖啡底部后往注水的方向回流了,這樣的話,容易形成通道,水都從那個通道流走了。觀察中心注水的粉墻,是一邊薄一邊厚的。而繞圈攪拌注水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粉墻都是均勻厚度。

所以,從這點對比可以看出,攪拌注水一方面不容易產(chǎn)生擾流,另一方面是萃取均勻。

其實,“攪拌”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點滴中。當沖“沖劑顆粒”的時候,會用勺子攪拌,讓顆粒充分融在水中。其實手沖中的注水攪拌也是類似的作用,就是讓水流充當攪拌的器具,在持續(xù)地“攪拌翻滾”咖啡粉層,讓咖啡粉釋出更多的風味物質(zhì)。那么則引出一個問題,是不是攪拌力度越大越好呢?答案當然不是,我們只需要咖啡好味的物質(zhì),并不想出現(xiàn)苦澀雜味,當攪拌力度過大時,停止注水了,水面上依舊會順著攪拌方向繼續(xù)轉(zhuǎn)動,就像滾筒洗衣機那樣(轉(zhuǎn)得越快,水越容易甩出去),咖啡也容易產(chǎn)生不好的味道。而且手沖注水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注水的時候盡量不要沖到濾紙,沖破粉墻容易形成通道,造成萃取不完全。前街建議剛剛學習手沖的朋友,在繞圈繞圈注水時,先從(繞圈)慢、(水流)穩(wěn)、(水柱)直開始。

關(guān)于注水還有兩個問題就是注水高度是多少?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注水?這兩個問題沒有標準,有的人喜歡貼著液面注水,有的人喜歡拉高水柱注水。這兩者不同是水溫的變化,高位注水水柱容易失溫(8cm高度大約誤差0.7-1度),但前街也不建議貼著液面注水,因為很多水壺出水時會有一定的角度,拉高至2-3cm才會垂直,貼近液面注水就容易產(chǎn)生擾流,或者沖破粉墻這些問題。

至于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注水,前街給出來的答案是,都行,只要由此至終都同一個方向繞圈就行了。當然,網(wǎng)上也存在就V60濾杯肋骨的螺旋方向問題討論順/逆時針注水的區(qū)別。前街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飯后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