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wǎng)
導讀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濾杯走進大眾的視線,每個咖啡濾杯都有自己設計特點。那么這些濾杯結(jié)構(gòu)真的對萃取咖啡有像其介紹般神乎其神嗎?下面的篇幅,我們就這個問題來進行沖煮,看看是否這的會對咖啡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設計實驗本次實驗選用兩個濾,分別是v60和Kono濾杯。采取相同的沖煮方案,相同的咖啡豆進行沖煮。沖煮后分別測定兩杯咖啡的濃度并計算萃取率,當然也要通過感官品嘗兩杯咖啡。

本次實驗選用前街咖啡的巴拿馬花蝴蝶并采取以下沖煮方案咖啡粉量15克比例1:15水溫91攝氏度研磨程度BG #6s萃取時間2分鐘沖煮流程如下第一段注水30克,悶蒸30秒。第二段注水95克(電子秤顯示125克),時間約在1分鐘注水完畢。第三段注水100克(電子秤顯示225克),時間約在1分30秒注水完畢。兩分鐘滴濾完成,已開濾杯。
實驗結(jié)果濃度萃取率v601.27%16.51%Kono1.32%17.16%分析結(jié)果濃度上,Kono濾杯沖煮的咖啡比v60沖煮的咖啡會多
一點點,計算萃取率后也同樣是kono濾杯會多
一點點。而在感官上,v60沖出來的咖啡和kono濾杯沖出來的咖啡相比較,kono組的咖啡口感更厚實一點點,而v60則更柔和,會更復雜一點點,都帶有明顯的柑橘類風味,莓果類酸質(zhì),輕微的花香,明顯的茶感余韻。
差別來自哪里呢?v60濾杯結(jié)構(gòu):60度的錐形外觀設計、大孔徑過濾孔、螺旋紋肋骨槽Kono濾杯結(jié)構(gòu):錐形外觀設計、中等孔徑過濾孔、垂直但只有濾杯高度約三分之一的肋骨

兩杯咖啡濃度的差異主要來自兩款濾杯肋骨上的不同設計,Kono濾杯的肋骨只有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沒有肋骨的設計讓濾杯和濾紙可以更好的貼合,相比v60,咖啡液穿過濾紙從濾杯間隙滴落的量更少,所以水流可以萃取更多的物質(zhì)。第二是Kono濾杯的濾孔比v60稍微小一點點,這讓Kono濾杯的咖啡過濾時間會更長一點點,水粉接觸時間長也可以增加萃取的物質(zhì)。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quán)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