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人常常被調侃為“意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們在二戰(zhàn)時的種種奇葩事跡,比如:
“當其他國家都在忙著開發(fā)新型武器時,意大利人因為想要整點美味的軍食而發(fā)明了冷凍干燥的食物保存法……”
“在離補給站10公里的戰(zhàn)場上,意大利人因為肚子餓,全軍煮意大利面吃,然后被敵人輕松俘虜……”
“在被敵軍繳獲的物資中,紅酒比彈藥的數(shù)量還多?!?br />
“某俘虜營的意大利人越獄了,因為沒有通心粉吃,他們跑到了另一個有通心粉的俘虜營,后來,之前的俘虜營向他們保證會提供通心粉,于是他們又回去了?!?br />
“德軍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友軍的救援請求,派出了一個中隊的兵救援。當他們與意大利軍隊會合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對方正用比金子還寶貴的水煮通心粉。”
……
一干正事全抓瞎,但是研究起吃的來卻比誰都起勁。這其中雖不乏有夸張的成分,但也足以見得意大利人在吃上有多較真。由此也才有了美味又繁多的意大利面、意大利披薩,以及本文的主角-意大利咖啡。

咖啡并不長在意大利,是隨著十六世紀威尼斯港口的繁榮而引入的,但說起咖啡文化,意大利卻是首屈一指,這種執(zhí)著也只有英國人喝下午茶有得一拼。
在全球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遍布大街小巷,成為精英白領們熱捧的主流咖啡時,知乎上卻有這樣一個問題:

其中就有一個點贊最高的回答說“基本上等同于一個美國人在成都開一家川菜連鎖快餐店,還是用微波加熱的那種?!?br />
在意大利,還有這樣一句話:“una volta assaggiato il caffèitaliano,non se ne vuole piu toccare nessun altrotipo?!币馑际恰耙坏﹪L了意大利的咖啡,你就不再想碰其他咖啡了。”

那么意式咖啡到底經(jīng)典在哪里呢?
意大利人對咖啡的執(zhí)著不僅僅體現(xiàn)在“愛喝”,還體現(xiàn)在“會喝”。從咖啡豆的調選烘焙,咖啡機萃取技術,到新咖啡飲品的調制,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引領全球。
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切┛Х让Q如卡布奇諾(Cappuccino)、瑪琪雅朵(Macchiato)、拿鐵(latte)都來自意大利。

真正讓意大利咖啡成為全球經(jīng)典的,是20世紀意大利人發(fā)明了蒸汽濃縮咖啡機和摩卡壺。

這種壓力萃取技術,采用高壓蒸汽和水的混合物快速穿過咖啡層,瞬間萃取出咖啡,出來的咖啡溫度很高,咖啡因等雜質的含量很低,口感濃郁,回味無窮。

最著名的意式咖啡Espresso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它是普通咖啡的兩倍濃度,非常提神,因此在意大利咖啡館,咖啡都是小小一杯,兩三口就能喝完,不會看到星巴克那種大杯。
相比之下,星巴克那種煮出來的低濃度咖啡對于意大利人來說就跟洗鍋水差不多。
意大利人的一天往往是從煮一壺咖啡開始的。隨便走進哪個意大利家庭的廚房,總能看見一個高30厘米左右的八角型、制作精致的摩卡壺,它將咖啡的芬芳和浪漫情調發(fā)揮到極致,同時也是一件精美的裝飾品。
在許多意大利人的心中,只有家里那個摩卡壺煮出的咖啡才是最好的咖啡。
此外,意大利人喝咖啡還有一套自己的規(guī)則,這也是意大利咖啡文化獨特的一部分。
比如他們只在早晨喝加牛奶的咖啡。如果你在午飯后點去咖啡店點一杯卡布奇諾,那是很不地道的。
在意大利,Espresso=咖啡,種類繁多的花式咖啡=飲料。并且意大利人日常是不用Espresso這個詞的,他們一般直接說caffè。另外咖啡通常是很便宜的,一般不超過15塊,比星巴克便宜近一倍。
不同于星巴克點一杯咖啡可以坐一下午,意大利人大多數(shù)時候在咖啡館都是站著喝咖啡的,好處就是快喝快走,好給別人騰地,另外也更便宜,如果你非要坐著喝,是要另外加錢的,一般是站著喝的2-3倍價格。
意大利各個地區(qū)都有獨特的喝咖啡習慣,比如在北部的馬爾凱,人們會喝茴香味的濃咖啡;在南部的西西里島,喝咖啡會配上丁香,肉桂和可可。
一個意大利咖啡師的平均年齡是45歲,通常要經(jīng)歷2-3年的培訓才能上崗,所以不管你走進哪家咖啡館,喝到的咖啡品質都是始終如一的。而在大多數(shù)其他國家,基本上會按咖啡機按鈕就能做咖啡師。
也許正是這些意大利人對“吃吃喝喝”的執(zhí)念,對自己原則的堅守,才讓意大利咖啡文化發(fā)揮出如此大的魅力,也是星巴克在意大利水土不服的原因吧。
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國際咖啡品牌網(wǎng))”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